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人的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在环卫岗位上走出坚实脚印

日期:2022-03-12 19:18:23 来源:中国青年网

环卫工人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广大环卫工人坚守岗位、辛勤工作,持之以恒、默默奉献,谱写了“城市美容师”的新时代华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来自一线环卫岗位的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将每年10月26日定为“中国环卫工人节”,进一步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提高环卫工人社会地位,树立关爱尊重环卫工人的社会氛围。

这位全国人大代表是张金海。他是山东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的一名职工。在环卫行业辛勤耕耘近30年来,张金海几乎干遍了环卫部门的各种工作。从扫大街、掏厕所到管理垃圾场,面对这些在别人看来“脏、累、苦、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张金海不仅干得有声有色,还不断思考如何让工作产生更多价值。

张金海的两会数字是80。张金海先后实施技改项目8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6项,解决技术难题和排除设备故障几千个。

在负责道路清扫工作时,张金海发明了可以伸缩变形的大扫帚、不用蹲下或弯腰的捡拾器;为解决老式垃圾箱露天放置既臭气熏天又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他提出建设半地下式垃圾箱的想法,并研制成功整套地下排污系统;做公厕管理员时,张金海发明了分体式红外感应便池冲洗器,解决了冲水电磁阀安装保养不方便、容易冻裂等问题,而且这一装置能够提高节水率,不仅南北方普遍适用,还便于环卫工人管理和维修。在改扩建东营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时,张金海对垃圾浓缩液进行减量化实验。经连续百余次实验后,处理过的垃圾浓缩液已达到原三级排放标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张金海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这是山东省职工技术协会在全省首批选树的“四个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之一。如今,他带出的30多名徒弟都已成为环卫一线上的技术骨干。

从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成长为首席技师,到全国劳模,再到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认为,工作不分高低,只要奋斗就会有收获,环卫工人也要搞创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张金海通过公开电话、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收集意见建议,促使许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张金海更加关注环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将目光投向垃圾分类领域。与垃圾处理打了近30年交道的张金海,多次将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在他看来,要因地制宜制定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并循序渐进启动立法程序;还要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各环节设施设备的配套工作。目前,张金海正在研发多功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装置。

在2021年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张金海介绍了自己和同事用技术成果推动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历。他表示,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环卫工作的“粗、笨、重”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精、细、巧”。他希望,再努把力、加把劲,让家园更生态、更环保、更美丽。

“未来,我将为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张金海说。

策划:杨月

文案:牟昊琨 曹堯(通讯员) 葛文琦(通讯员)

设计:高宇(实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联合出品

标签: 中国人的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在环卫岗位上走出坚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