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社区生活圈便利居民

日期:2022-03-21 05:27:1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十四公里蕰藻浜(庙行段)滨水步道正式贯通。图为市民正在步道边的篮球场打球。  王 初摄(人民视觉)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与兴蓉街交叉口的“高新24小时城市书房”,吸引众多读者和游人前去参观体验。  刘国兴摄(人民视觉)

天津市南开区依托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在航天北里社区成立“爸妈食堂”,持续为20余名高龄、空巢、处于困境的老年人提供为期1年的免费午餐服务。图为工作人员为老人们端上美味佳肴。  王英浩摄(人民视觉)

“这么好的书房就在家门口,随时都能带孩子来这里看看书,享受亲子阅读时光。”浙江省余杭区双溪村村民白雅琪感慨。她说的书房,是余杭区精心打造的径山书房,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读书休闲的场所。不仅仅是阅读,径山书房还不定期举办径山茶宴、南宋点茶等“宋韵杭式”特色体验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

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始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

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对社区生活圈做了明确定义: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

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社区生活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吃与住的地方,而是居民享受生活、同时满足物质与精神需要的聚居地。

打造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为中国疫情防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障了社区居民基本生活。

但社区并不仅仅是居民住的地方,还应该承载更多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7.9%增加到2021年的64.72%,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已经超过9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打造社区生活圈,就是为了让居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生活。

“201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下半场。城镇化的上半场是以建设为主,城市的主要特征是生产性的。进入下半场,中国的城镇化将转入服务为主,主要特征转变为生活性。”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说。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城市,工作之余,消费行为也不断增多,这就需要有更好的配套设施和周到服务。打造社区生活圈的目的正在于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城市更新等行动提升城市品质,为人民群众营造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社区生活圈的营造同样也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需要。在现代城市,人口和资本加速流动,紧张的工作节奏有时会使人产生疏离感和漂泊感。高品质社区生活圈的打造是为了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家园,“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目标可以使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靳戈表示,社区生活圈践行的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通过打造生活圈,能够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可以极大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

社区生活圈并非中国独有。法国巴黎就提出“15分钟城市”的概念,并着力推动这一概念成为现实,在居民家附近就能满足一切日常需求,通过步行或骑行15分钟就可以上班、购物、运动。西班牙马德里、意大利米兰、加拿大渥太华和美国西雅图等城市也效仿巴黎的做法,提出相应计划。“从全球来看,包括中国在内,都在强调社区,希望人能够回归社区。”李志刚说。

全时段全年龄友好的生活圈

曹杨新村在上海几乎家喻户晓。它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曾居住过200多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这里承载了上海人民的许多记忆,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空间结构变化,曹杨新村面临着城市更新的艰巨任务。

老旧小区改造势在必行,但眼界不能只局限于改造小区,而是应该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周围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全新的社区生活圈。

曹杨新村首先对旧小区进行住房成套改造或者综合修缮。其次,是以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以百禧公园、环浜、桃浦河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为基础,串联曹杨公园、枣阳公园、兰溪青年公园等重要公园绿地;以沿线驿站复合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百姓客厅、自然课堂来丰富活动体验,弘扬新村传统文化;着力提升改造一批高等级文化设施,形成贯通开放的河湖水网、多彩可及的公园绿脉、十全十美的美好生活圈、深入民心的宜居品质和美观亮丽的公共环境。

以曹杨新村的北枫桥园为例,向南步行2分钟即是曹杨公园,公园中老人、学生居多,散步、篮球等活动随处可见;向北3分钟是武宁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心一楼有社区食堂,方便社区居民,而且对老年人有优惠。

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表示,将持续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丰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美好生活空间打造,蓄势赋能城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宜居的空间体系,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

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市2035年总体规划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上海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配备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目前,上海市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还将进一步扩大全市覆盖规模。

不仅是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在推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在着力打造社区生活圈,或是15分钟,或是5-10分钟。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对城市社区生活圈的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做了规定,包括夯实社区基础服务、提供基层就业援助、保障基本居住需求、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布局均衡休闲空间、构建社区防灾体系等。

“社区生活圈是一个方便、舒适、和谐的场景,它既服务上班族,也服务老年人,还要服务幼儿、学生等。每个年龄段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服务要素。”李志刚说,社区生活圈就是一个全时段、全年龄友好的生活圈。

健康舒适文明的居住环境,全年龄段关怀的配套设施和智慧服务,就业服务无距离,社区休闲空间丰富多样无处不在,休闲空间体验多元,丰富充足的学习体系,全生命周期的康养生活,老有所养,全时段健康服务等……社区生活圈不仅展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硬实力,同时展现的也是城市的软实力。

因地制宜,满足人民需求

城市是人的城市,只有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为人民提供更健全的基础设施,更全面的生活服务,城市才是真正的美好聚居之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城市,增强发展活力。

中国城镇化已经吸引了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下一步就需要让这些新市民能够真正住得好、留得下,把城市当成家一样。

但在推进城市建设、打造社区生活圈的过程中,许多城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靳戈列举了一些:比如整体设施配置不充分不平衡,养老设施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交通路网建设滞后于庞大的人口需求,文化设施无法匹配社区居民高涨的文化需求以及人口的差异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城市的硬实力存在差距。同时各个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础设施水平都不相同。在推进社区生活圈打造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靳戈表示。

李志刚具体阐释了因地制宜的内容。比如一个城市的新建城区或者新建社区,就可以相对高起点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做设计、编制规划,在相关设施的配置上起步可以高一些,同时注重住宅与周围环境的相配套。而对于旧城区、老旧小区等,就要注重注入更新的城市理念,在存量优化上下工夫,对旧城、旧厂、旧村进行潜力挖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需要和社区生活圈打造结合起来,整体设计,系统推进。”

打造社区生活圈,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说到底,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只有居住在社区中的人满意,社区生活圈才算是成功。

这就涉及到社区治理。许多老旧小区,由于历史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有的小区都没有物业。政府、街道、社区、物业、业主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甚至业主邻里之间也缺乏沟通。

李志刚建议,在推进社区生活圈建设中,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吸引公众参与进来,让大家共同为生活圈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这样有效联动起来,才会最终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

打造社区生活圈中,社会和市场的力量也需要被重视。政府可以在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发挥主导作用,但对于生活圈的软件,比如规划、管理等,可以引入社会或者市场力量,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充分发挥其在规划、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把社区生活圈打造得更完美、更舒适,让社区成为居住在其间的居民真正认同的家。(本报记者 张一琪)

责编:王栋

标签: 社区生活圈便利居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