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通讯:泰国华人“小诗磨坊”――三千首诗与十六载

日期:2022-03-21 12:53:1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曼谷3月21日电 通讯:泰国华人“小诗磨坊”――三千首诗与十六载

新华社记者王腾 宋宇

“那次在鹭岛/握出一树凤凰花/这次在湄南河畔/握出一江温情/下次不知在何处/掌心早已握满思念。”

今年84岁的曾心,是泰国第三代华裔,也是“小诗磨坊”诗社的召集人,他的人生就像笔下的这首诗《握手》,把鹭岛(厦门的别称)和湄南河连在一起。

曾心年少时曾求学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和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国工作20余年后,他回到出生地曼谷行医。

杏林春暖,橘井泉香。悬壶济世多年后,50岁的曾心放下药箱,拿起笔,在“知天命”之年开始写诗。

曾心说:“在厦门大学求学期间,冰心的《繁星》《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了诗歌的种子。”

曾心不仅自己写诗,还在2006年召集7位泰国华人诗友成立了“小诗磨坊”诗社,创作六行以内小诗。谈及诗社名字的由来,曾心借用一名诗友的话说:“诗心即为磨坊,把匆匆岁月的行色,磨成涓涓细流,流入江河。”

在曾心的书架上,15本《小诗磨坊》诗集依次排开。16年来,诗社已刊发小诗3000余首。曾心说:“泰国华人的小诗数量,已相当于十部《诗经》。”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苏永延说:“‘小诗磨坊’历经10余年发展,无论意象、技巧,都有丰富成就,他们既有共同特色,又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不同于曾心小诗推崇的“大道至简”,67岁的杨玲在《月光》中写道:“蘸月光写诗/月光淡淡诗也淡淡/月光朦胧诗也朦胧/月光如水/诗如水上的月光。”作为“小诗磨坊”第一位女诗人,她的诗歌富于女性特有的气质,柔和而典雅。

对于泰华诗人来说,凡是汉字传播的地方,都有中文诗歌生长的空间,通过诗歌追寻文化原乡,是他们创作中不变的底色。

杨玲说:“当前泰国也在支持中文教学和传播,我希望尽我们这一代海外华人的心意,推广中华文化,我不想成为泰国最后一代懂中国文学的人。”

诗“磨”不停,诗篇不止。

如今,“小诗磨坊”成员已从最初的8人增至13人。38岁的杨搏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我的祖国/已经成为那熟悉的异乡/但在我最深的梦里/仍旧是孔孟老庄/仍旧是大豆高粱/仍旧是黄河长江。”

任教于泰国纳瑞宣大学中文系10余年的杨搏,已在彭世洛府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但翻开他的诗集,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对故土的深沉思念。

杨搏说:“老一辈泰华作家创作动机很淳朴,既不为成名,也不为稿费,只是单纯热爱中国文学并有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作为“小诗磨坊”的新生代,杨搏也努力推动架起中国文学通向泰国的桥梁。他开设中国古代文学课,为热爱中文的泰国学生讲授诗经乐府、唐诗宋词。他还积极翻译国内文学著作,向泰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学最新成就。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宁在为《小诗磨坊》诗集作序时写道:“他们在现实世界过着富足安定的生活,却把精神寄托在方块字垒起的诗行里。”

(责编:贾文婷、崔越)

责编:海闻

标签: 通讯泰国华人小诗磨坊三千首诗与十六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