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积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打赢疫情防控的“心理战”

日期:2022-04-25 21:25:06 来源:中国日报网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重。相比于疫情早期对新冠病毒的恐惧,新一轮疫情下人们更加担忧的是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冲击,以及疫情管控对出行限制带来的诸多适应性问题,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引发重视。

现阶段疫情多点多地局部暴发,社会公众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生存性焦虑,即对于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焦虑,这与疫情初期对新冠病毒本身的安全性恐惧有了较大不同。居家隔离、小区封闭等管控措施的实施使得公众的心理压力呈现持续弥散性的特点。长期的社交疏离、日常生活受到干扰、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让人们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当人们对现状失去控制并且认为自己无法夺回控制权的时候,焦虑的情绪就会产生,进而可能会导致更多人遭遇失眠困扰。而对于需要长时期隔离的民众,不得不面对限制出行导致日常生活物资的匮乏和不便,以及疫情冲击了经济导致的收入减少或工作不稳定等损失痛苦,综合影响了民众的心理平衡,引发了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担忧焦虑,以及伴发的抑郁反应和睡眠等问题。据统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并由此引发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因此,疫情防控的“心理战”依旧任务艰巨。

健康中国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心理健康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指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要实现从2022年的20%提升到2030年的30%的目标,新冠疫情影响下国民的心理需求急剧增长,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凸显,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却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积极应对疫情下的社会心理问题,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打赢疫情防控的“心理战”,我们建议:

一,加大加强疫情心理科普,提升疫情心理反应的接纳度。普及疫情危机影响下的一般性心理行为反应,理解并接纳正常的焦虑、抑郁、失眠等反应,从而减少负性情绪行为对民众生活的扰动,通过积极暗示走出困境。比如告诉自己“我确实有些敏感、紧张,不过我做点别的会慢慢好起来的。”

二,开发推广心理自助技术,提升文化心理方法的利用度。中国文化中的正念等心理技术,以及运动、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方法,都具有转移注意,接受现状,合理宣泄、自我接纳等积极的心理功能,不同程度缓解情绪调节身心。调查显示27%的上海居民表示在自己最近两周练习了正念冥想,与未练习正念冥想的群体相比,最近练习了正念冥想的上海居民表现出了更低的焦虑均值与抑郁指数。

三,激活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创新网络人际交互方法与内容。疫情管控限制出行,导致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减少,社会关系面临割裂的风险,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无法用传统的方式获得满足。每天新增一个联系对象(同学、同事、老师、亲友等),新增一种沟通方式(电话、语音留言、文字、图片等),新增一个交流内容(物件、食品,动作,心情等),借助网络技术创新人际交互模式,重新激活社会支持资源,有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心理支持系统,分担疫情下的压力和负性情绪,分享生活中的积极心理体验。

四,鼓励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降低心理问题病耻感。疫情下心理问题的增长超过30%,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不是心理有病的表现,而是心理上积极健康的重要表现。面对疫情下的心理援助不拒绝不排斥,鼓励支持身边的亲人朋友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有助于借助专业力量和资源预防和化解严重的心理问题,是疫情下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重要表现。

五,推动积极心理视角转变,记录分享疫情下的幸福美好瞬间。疫情危机冲击了经济,也冲击了人们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冲击了对国家政府的社会信任感,让人们困在心理问题之中。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从问题心理转向积极心理,放下对当前疫情管控带来的问题的过度聚焦,引导转向对战胜疫情的希望和信心的关注讨论,疫情下的幸福美好瞬间,有助于更好更快的重构社会信任感,提升心理资本,坚定疫情防控的信心决心,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张建新;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副教授王斌;西南科技大学心理学系助教金铃)

标签: 积极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打赢疫情防控的心理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