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稳妥处置耕地“非粮化”问题

日期:2022-04-27 07:39:05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春耕生产渐入高峰,广袤大地从南到北一派忙碌景象。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春季又是畜禽补栏扩繁的旺季。眼下既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节点,也是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关键期。

区别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要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非农化”,要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对于“非粮化”,把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既要严格管控,也要综合运用政策、市场等手段来纠正,让经营主体愿意种粮。

首先要切实防止“非粮化”增量。要落实耕地利用的优先序,用对方向,精打细算,让宝贵的耕地发挥好作用。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要引导新发展林果业等上山上坡,不与粮争地。对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的耕地,划定不同作物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实行区位锁定,防止优质耕地流失。

在防止“非粮化”增量同时,要稳妥处置存量问题。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地把握耕地种植用途的管控问题。应正确看待防止耕地“非粮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在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逐步回归种粮时,各地不能搞“一刀切”“翻烧饼”,要合情合理、实事求是,慎重对待、精准施策,制定时间表,把握好进程。被占的耕地要退出来或者补出来,应具体分析,哪些可以退、什么时候退、如何退,哪些可以补、什么时候补、在哪里补。

比如,有的地方占用耕地发展林果业,对农民脱贫致富起到很大作用,现在这些林果大多处在盛果期,如果强制移除,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在生猪价格高企、猪肉供给紧张时,国家政策鼓励养猪,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但也有一些地方占用了少量永久基本农田。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统筹不够、配合不畅,导致出现占用耕地植树造林等。在上述情况下,就不能运动式砍树或简单拆除养殖场,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目的是保护耕地和保护农业。

耕地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用好经济手段。各地在实施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时,既要采取过硬的措施办法,也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比如,丘陵山区撂荒地等通过宜机化改造,开发利用潜力不小,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撂荒地、低效地等耕种条件,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这样撂荒地就会变为常用田。总体看,既要“晓之以义”,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确保各省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又要“辅之以利”,完善农业价格和补贴政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民种粮多得利。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标签: 稳妥处置耕地非粮化问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