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即时看!新华访谈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优秀大学都应“以乡土为学院”,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格局

日期:2023-01-16 18:02:05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做客新华访谈,就讲好中国故事,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办学水平,以及实现城乡艺术教育机会基本均等等问题作了分享。

新华网:中国美术创作者应当如何做好“讲好中国故事”的准备?

高世名:艺术不只是风花雪月,更是涵养人心、教化人心的力量,是文化支撑、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到今,艺术滋养了中国文化,凝就了中国风骨。

当代中国美术创作者想要创造出体现中国文化根性的艺术,创造当今时代的艺术高峰,首先要厘清今人与古人的优势。古人一方面强在“先天之学”,初识字时所阅读的就是经史之学,初写字时用的就是毛笔;另一方面在于“格物致知”,当时并不存在手机、网络等,因此对于自然的理解更为精深。而今人之强在于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拥有更加宽阔的文化视野与璀璨的文明,所过眼的历代名家著作远远多于古人;同时我们也拥有更加壮阔宏大的时空观,拥有更加丰富的视觉资源与文化资源。

当代中国美术创作者,一方面需要“固本培元”,将全世界人类文明史中的优秀传统视作艺术的土壤、精神的根基,广纳博收,加以传承;另一方面要“借古开今”,在阅读东西方艺术史丰富遗产的基础上创造出新时代的新生命。

今天的世界,开放包容的程度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潜能,中国的艺术不只是辉煌的古典艺术,更是充满创造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把握好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直达人心的特性,成为感通全世界各个文化的重要媒介,向世界呈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新华网:中国美术学院为“讲好中国故事”做了哪些努力?

高世名:中国古典教育中有一种“通人之学”,艺理兼通、道术相济,同时也更加考验人的耐心、意志与诚意。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做长期主义者,通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出属于中国的艺术之道、教育之道、成人之道。

为弘扬中国精神,打造中国艺术“国学门”,中国美术学院与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合作,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国学院,面向全国艺术界的同仁开放。

目前,“国学门”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从附中到博士的长时段一体化培养模式,希望能够通过融合古代传统书院、宋代皇家画院与现代美术学院的优势,建立起培养孕育未来的艺术大师,成就艺术高峰的土壤。

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艺术观是庄子提出的“技近乎道”,艺术并非孤立,而是在生命中与劳作、日常修行共存的身心发展。在庄子的世界中,存在非常多“艺术家”,他们在日常劳作修行之中慢慢进入了自由的境界,从身到心、从技艺到整个人的生命状态都完成了超越升华。这是庄子的艺术观,也是中国艺术最根本的道术相济状态。我非常期待能够在今天中国艺术的“国学门”中实践这一道路。

此外,这些年我一直在美院倡导中华文明基因工程,试图用艺术的方式复兴中华文明古典的脉络与大体。汉字、山水、器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最难向世界分享的东西,同时也是最有必要分享给全世界的东西。因为从仓颉造字到今天的书法都蕴含着中国人的义利观与世界观,我们通过汉字认知这个世界,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是对于一种物象的支撑和认知。

新华网:如何理解您倡导的“有为之学”?

高世名:“有为之学”的完整表达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有为之学’”,也就是必须诉诸现实。

“国学门”是推动“有为之学”非常重要的部分。今天的艺术除了修养之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激发民族创新能力、打开个人创造力、推动社会创新的“有为之学”。

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不等同于下乡采风,不是居高临下地送文化下乡、送艺术下乡,而是秉持以“以乡土为学院”的办学理念,清晰地连接教室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将感知到的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问题作为艺术的命题,通过知识命题与解决方案的交相呼应涵养人心。

中国美院致力于“最前线”系列创作,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到社会发展与建设的“最前线”把握时代命题,感知时代的脉搏。同时我们以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不同乡土学院基地,有些是把以前的写生基地常态化成为乡土学院的网络,有些是专门针对地方的命题进行建设。

艺术要真正联通所有人的身心。所有的优秀大学都应该“以乡土为学院”,真正地把大学里的学科知识与社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格局。

新华网:中国美术学院在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办学水平方面注意做了哪些工作?

高世名:早年间我开始探索新的教育体系,到了现在,美院有一半以上的学科都是在科艺融合的体系中发展,变得更加综合、更加开放。

2010年,美院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提出“在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并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动推出艺术科学跨境联合硕士的双学位制度;6年前,我们创办了创新设计学院,开创了全国的艺术类院校招收理科生的先例,我带着一群年轻老师集体备课7个月,为理科生、文科生、艺科生三类学生设置共同学习的数字基础、人文基础、形式基础,探索如何帮助不会画画的学生建立起审美的判断力。

师资方面,美院也在发生改变,理工科背景的教师越来越多,建筑、创新设计、电影、动画等新兴专业吸引了非常多具有行业领导力的优秀教师跨界入职。

许江院长在本世纪初给美院奠定了“全球本土双轮驱动”的文化方位,驶出了传统美术的舒适区。针对方法和本体的建构,我给他对了一个下联,叫“人文科技双向会通”。

随着科技的发展,艺术的方式、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都在改变,教育的方式更要改变。作为全世界最大规模、学科最齐整的艺术院校,中国美院如何实现自我的更新迭代,是必须接续思考的问题。

我相信,科创和艺创之间联通的互相激荡,是提升中华民族原始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一步。

新华网:如何在艺术教育方面实现城乡教育机会的基本均等?艺术教育对于乡村青少年有何意义?

高世名:艺术教育的资源平衡一方面要通过乡土学院网络与在线的课程在线教育体系等载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抵达平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在每个具体的生命之中,怎样把自己具体的生命资料和条件用好,构造出一种贯通自然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全新模式,真正地滋养心灵。我希望能够把自然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贯通起来,而不是简单地教小朋友画画。

一方面,中国美院通过“以乡土为学院”的模式将触角伸向了中国社会的毛细血管之中,乡土学院网络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成为当下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身处数字化时代,在线教育的推广最大限度地让艺术抵达最边缘山区的千家万户。

载体和形式已然解决,更重要的是“教什么”。尽管山区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之间存在极大的教育资源差距,但山区的孩子在自然教育方面比城里的孩子厉害得多。城里的孩子在少年宫上一堂色彩课所学的知识,山区的孩子同样可以在放学回家山路沿途的绿叶、苔藓中习得。在这个过程中,山区的孩子把自然的知识同审美的知识联通在一起,是最直接的格物致知,也就是艺术的第一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或许会比少年宫培养的更加卓越,更加优秀。

贯通自然教育、审美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模式虽然并不一定能够为他们提供职业或者事业的机会,但是提供了艺术改变一个人生命状态的力量,这是一种自我改造的力量、一种开放的力量。这种模式不一定能够赋予人新的技能,但一定能够让他的心灵更加开放,激发艺术教育最为根本的创造力。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艺术乡建”?

高世名:“艺术乡建”在美院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践行,比如我们成立了以“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为口号的美丽中国研究院。在我看来,美丽中国建设不只是“双碳”,不只是环保,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涵盖着城乡环境的提升和美化,同时还诉诸社会关系、社会伦理、社区伦理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艺术乡建”是中国美术助力美丽中国的狭窄通道之一。

就目前而言,“艺术乡建”更多以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主要目的,但是“艺术乡建”真正的意义是要把艺术本质改变生命的力量渗透下去,把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这三种力量聚合在一起,让当地人“活起来”,让乡村“活起来”,用艺术为创造新业态注入能量。

“艺术乡建”推动的新业态的出现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驻扎散布在绿水青山的村落之中的新业态能够出现,“艺术乡建”和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就不会流于表面,下一阶段中生机勃勃的乡村产业现场也会更有自己的特色。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采访:马江  拍摄/剪辑:宋越  文字:宋越、周怿涵  编辑:宋越)

责编:刘素素

标签: 新华访谈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优秀大学都应以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