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世界热文:奋战结核病防治一线68年(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日期:2023-03-19 09:01:20 来源:人民日报


(资料图)

(一)在结核病防治领域,她写下了重要一笔。如今年过九旬的她,依然坚持每周出诊,耐心诊治每一位患者。她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一科主任医师马玙。大学毕业至今,马玙已在这里工作了六十八个春秋。这里也是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所在地。

(二)“医生不能冷漠,爱也是一种处方。”马玙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每次听诊前,她都会为患者把听诊器焐热;为充分了解病情,她反复与患者沟通;为减轻家境贫寒患者的经济负担,她总是千方百计让患者少花钱、多办事,有时甚至自己垫付费用。

(三)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悬壶济世的大夫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肺结核病多发的年代,马玙成为一名结核病专科医生。她不畏感染风险,与同事一起奋战在一线,全力救治患者。他们自创的“定向肺导管治疗术”,将当时我国空洞型肺结核治愈率提高了近七成。

(四)为让乡村患者也得到救治,马玙曾扎根山区一千五百多个日夜。当时有的村子山高路险,不通车,她和同事便背着仪器徒步前往,小型X光机则由毛驴驮着。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使年仅四十岁的她有了“马老太太”的称号,她却淡然笑纳。

(五)马玙临床、科研“双肩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外进修回来后,她在医院牵头创立了内科实验室,开始结核病的免疫学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之后她又在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多项科技奖,还主编了《实用肺癌防治指南》《结核病》等图书。

(六)马玙还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结核病防治人才的重任。如今,她培养的很多学生已成为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虽然我国结核病防治水平已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马玙还是不满足,她希望和年轻人共同努力,“早日消除结核病”!

(官 欣 王 娓)

《人民日报》(2023年03月19日08版)

责编:秦雅楠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