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泗水:让青年学子“真刀真枪”助力乡村发展

日期:2023-07-30 11:59:2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沈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身份: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泗水站(以下简称泗水站)校方站长。

沈圳2023年接受采访的画面在《朝闻天下》播出。


(相关资料图)

(泗水站供图)

讲起个人经历,沈圳不仅参与过留守儿童守护计划等多项公益活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公益经历,而且在读博之前还在山东高校担任过5年的教师。因而,当山东济宁市推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申报项目时,他便着手组建队伍,返乡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能带着队伍回家,为家乡做一些贡献,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感召下,他把除了学业之外的所有时间,全部倾注在助力乡村振兴这一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参与工作站建筑设计、全程跟进施工建设、推动工作站长效运营、带领队伍开展实践……这一干就是四年。

清华学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年活力。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办公室供图)

在沈圳看来,乡村振兴工作站是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升级版”。传统社会实践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乡村振兴工作站强调扎根乡村、黏性服务,让同学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有了稳固的“根据地”,让短期见习变为长期扎根,让同学们从见证者变为建设者。目前,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全国21个省市区建立32个工作站,组织来自200余所院校500余支支队共计7000余人次前往开展持续服务,取得显著服务实效与示范效应。

沈圳所在的泗水站,就坐落在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东仲都村过去是贫穷库区移民村,村民以种植地瓜、玉米等农作物为生,90%以上的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人均收入微薄。2019年以来,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其所在的龙湾湖片区也成为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这是挂有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牌子的外墙。(肖伟光 摄)

相对于清华大学这块金字招牌的“名”,地方政府、当地百姓更重视的是“实”。沈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拿不出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我们会觉得不好意思”。

工作站和虎咬瓜品牌合作,为地瓜策划了一场直播带货。

(泗水站供图)

经过不懈努力,沈圳带领的乡村振兴工作站累计改造乡村闲置房屋470㎡,引入各项建设投资金额240余万元。他们立足于专业优势,打造出“政府牵头—企业指导—高校设计—村民参与”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持续提升泗水文旅产业竞争力。文创团队设计孵化了“仲意龙湾”“野创”等文化品牌,设计了“虎咬瓜”“一口小苏”等文创产品,并通过直播助农,助力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加快品牌化建设步伐。以“一口小苏”为例。这缘于当地一家食品公司拓展食品小酥肉业务需要新的包装,泗水站文创组的同学们经过精心构思,确定了“一口小苏”这个名称。“苏”字谐音小酥肉的“酥”,“一口”则让人感受到食品体量的轻盈感,这个品牌名称得到了该公司的好评。

工作站有3名同学将毕业论文写在了泗水,撰写了5万余字的调研报告提交给政府,为乡村善治提供决策参考。其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生陈建安的毕业论文《小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泗水工作站设计为例》,结合东仲都村实际规划建筑风貌,运用钢木结构、连续坡屋顶、悬挑夹层等技术,与当地施工单位共同配合,完成施工建设,将学术研究成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建筑。此外,“清泗有学”乡村振兴体验营、乡村电影放映展、乡村照相馆等乡村公益活动,举办公益授课、公益讲座20余次,实现了实践队员与村民的双向融合,有效转变了村民思想观念,促进了村民与站点的联动融合。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以工作站为平台,吸引了清华、北大、复旦等15所高校的130余名师生来到泗水,开展常态化实践;招募22名清华大学学生成为乡村振兴合伙人。

沈圳为客人介绍工作站的情况。(泗水电视台供图)

谈起泗水站带来的变化,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洋笑意盈盈:“村庄有活力了,不是那种死气沉沉的了,以前都是一群老头,一到冬天歪在那里晒个太阳,现在能够看到年轻人忙碌的身影了,有朝气,有活力。”年轻人吸引年轻人,这一点,返乡创业青年程琳的感受很直接:“我们村子的村容村貌这几年有了很大改变,和我们以前认识的乡村很不一样了。”

泗水站组织清华学子“真刀真枪”助力乡村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对此,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理事长过勇也不禁点赞:“沈圳和他带领的团队一起,结合泗水的历史文化特点和现实需求,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站落地齐鲁,这既服务了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清华的理论研究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责编:岳雨田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