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教育督导报告: 教育督导定位已实现“裁判员”“运动员”角色分离

日期:2021-12-27 15:24:13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杨月)近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了《教育督导蓝皮书:中国教育督导报告(2021)》。

该报告是在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撰的,报告立足于国家教育督导政策文件、教育部教育督导局提供的权威报告以及课题组调研数据,全面跟踪我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发展进程,密切关注各级教育督导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蓝皮书指出,从教育督导主体参与视角,教育督导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经过了政府治理、多元协同治理两个主要阶段。

在教育督导的政府治理阶段,在行为上呈现单中心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教育督导相关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包括其供给、决策和具体执行等层面。调研组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群体和学校需求的与时俱进,教育督导活动在市场层面上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促使教育督导公共性的决策供给与具体执行评估逐渐剥离开来,需要政府适度放权,即做到“权、责、利、服”相统一和“管、办、评”相分离。

这时,教育督导治理机制日渐发展到协同治理阶段,强调“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注重法治思维的依法监督,呈现的主要是缘于社会本位形态的治理导向和多元化的参与模式,具体表征为根据协同治理理论形成的政府、社会、市场与学校四维合作模态,这种协同式教育督导治理系统化模式,体现出了很强的法治化特点。

专家指出,由此可见,新时代教育督导治理机制的协同善治形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行政主导的治理机制体制,新形态的教育督导治理现代化机制,强调在遵循法治原则前提下,以监督利益群体协同为核心,进而促进教育督导治理现代化协同逻辑的科学实践。

因此,课题组认为,新时代教育督导治理现代机制变革与发展,强调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最终实现教育督导治理活动的公益性目标,同时兼顾好教育督导治理公平、提质增效与法治化形态的制度性安排。

教育督导治理现代化发展历程是与时俱进的动态调和过程,经历了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最终形成协商合作治理范式,实现了教育督导定位“裁判员”和“运动员”角色的分离。

最后,课题组建议,在新时代教育督导治理现代化机制建构中,政府职能部门、学校、社会第三方组织共同作为教育督导事业群体,应认识到各自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共同为新时代教育督导治理现代化建设助力。

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比较与借鉴篇、实践篇和附录组成,紧密围绕“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这一主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通过对我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学理探讨及大规模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系统性、前瞻性地探讨了我国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力图丰富督导理论研究,为相关领域提供权威资料、真实数据和原创性的意见建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