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流光溢彩,星月交辉,3360块曲面玻璃环绕着国家速滑馆,幻化成一条冰晶剔透的丝带,舞动在神州大地上。十几天后,这里将举办一场盛会,来自全世界的奥运健儿将汇集于此,挥洒他们的汗水,书写他们的传奇。
“冰丝带”夜景(图片来源CFP)
而为他们搭建这“璀璨舞台”的场馆设计师就是郑方,作为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冰立方”的总设计师,郑方从2003年起就一直在为奥运会服务。近二十年间,无论是2008年的“水立方”还是如今的“冰丝带”,这些代表北京最美地标的建筑都是来自于郑方,他先后主持了北京奥运会、冬奥会中7个竞赛场馆的建筑设计。
“能够服务两届奥运会,对我来说是极其幸运的。”郑方告诉记者,“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有了历史和时代的机遇,才能让我和许多同行,包括设计、建设、运营、工程等,贡献出劳动和智慧,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个时代。”
郑方接受采访(央广网记者 黄玉玲摄)
数字设计编织“冰丝带”
在郑方心中,用“科技、智慧、绿色、节俭”这四个词去概括“冰丝带”最贴切不过。在他看来,用弯曲的“冰”做成丝带,蕴含了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想法,就是一个透明的像冰一样(的建筑),而且还能够弯曲,带有速度感的线条设计。”郑方说,“在我刚开始对建筑效果的想象中,它透明、单纯、轻盈,但与此同时技术上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需要透明得像冰一样,郑方第一时间考虑到了与冰最相似的超白玻璃。但建筑平常用的玻璃都是平面的,要想做成弯曲的,工艺非常复杂。设计团队里也有建筑师反对曲面玻璃,建议使用常规工艺或者更换材料。但郑方对此非常坚持,他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冰的建筑,超白玻璃最接近冰的质感,不可替代,并且与刚柔并济的风格相一致。2017年初,科研团队在生产线上测试了不同弯曲的半径,研究工厂成品率、视觉品质、工艺可行性。犹如在科研推动设计的跑道中进行了一场马拉松比赛,再辛苦艰难也要咬牙坚持,最终郑方他们找到了工艺、性能和效果统一的方法。
“冰丝带”内部看到的曲面玻璃幕墙(受访者供图)
“冰丝带”的幕墙由3360块玻璃单元拼装而成,经过几何优化的表面,不论是向内的曲面还是向外的曲面,都采用了同一个曲率半径,不到50%的曲面单元,仍然保持了动感自由的效果。“从之前一个模糊的目标,到一座真正的建筑,这个过程,就像胶片一样慢慢显影。”郑方说。
从2016年第一张手工草图到“冰丝带”落成的5年时间里,设计和科研团队一直秉持“绿色办奥”理念。郑方拿冰箱举例, “冰丝带”的比赛大厅就像是一个大冰箱,里面有一块面积非常大的冰。“要把这个冰箱的容积做得小一点,才能降低空调、除湿等负荷,省电。”此外,“冰丝带”还采用了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冰面下铺有100公里长的无缝不锈钢管,钢管中流动的跨临界态二氧化碳能保证冰面温差不超过0.5℃。温差越小,冰面越平整,硬度越均匀,越利于比赛。
“冰丝带”场馆内冰场(受访者供图)
“冰丝带”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的新建场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也是冬奥会将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场馆所在地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这两个临时场馆也是郑方设计的。郑方说:“这两个场馆原计划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结束就拆除,它们的设计使命就是用最节俭的方式服务奥运会。而当2016年7月国家速滑馆设计竞赛开始之时,所有参赛的建筑设计师们齐聚奥林匹克塔看场地的时候,这两个场馆还没拆。我当时觉得这地方我最熟啊,所以当时有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在这里再做一次设计。”
冬奥会让“水立方”变得更聪明
“水立方”是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设计的水上运动场馆,中国跳水队在这里获得了7块金牌。来自全世界的奥运健儿在这里打破了21项世界纪录,被称为“最快的游泳池”。“水立方”现在已成为北京著名地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本着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水立方”摇身一变成为了“冰立方”。
“水立方”转换为“冰立方”(图片来源CFP)
相比“冰丝带”的重建,“冰立方”就地改造也并非易事,反而挑战重重。不仅要在建造“冰丝带”的同时期,进行“冰立方”的改造工程。最重要的是,在郑方心中“水立方”代表了太多,这里有他辛勤工作的记忆,有团队突破创新时的精彩,也有他见证赛场传奇时的欣慰。有太多的记忆在里面,如果真的如普通冰壶赛场一样,将 “最快的游泳池”永久改造消失,整个团队都是无法接受的。
为了保留“水立方”这座建筑的灵魂,郑方和诸多科学家们一起通过创新手段,采用可移动拆装的制冰系统、可调节的环境,实现了夏季和冬季场景自由转换的“水立方”和“冰立方”,“水冰转换”背后是可转换场地、可拆装制冰系统、可转换环境和智慧场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冰立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冰立方”夜景(图片来源CFP)
实现了水变冰、冰变水的自由转换,郑方说,“2008年建造‘水立方’时,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程技术;而如今2022年,我国的建筑工业又有了巨大的进步,冬奥会能继续推动我们先进技术的发展。从这个过程来看,冬奥会让‘水立方’变得更聪明了。”
奥运改变了我们每个人
经历两届奥运会,郑方从2003年开始主持奥运场馆设计至今近二十年,作为服务“双奥”的奥运人,郑方最大的感受是北京从原来大量建造新建筑,到如今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本届冬奥会,北京赛区五个冰上竞赛的场馆,有四个是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郑方说:“对冰雪体育、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观念上的转变。”
郑方在“冰丝带”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奥运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郑方深刻地感觉到,参与冰雪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冰丝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赛后利用的问题,“‘冰丝带’是按照使用寿命100年去设计的,将全面向公众开放,到时候也希望大家能都在这座建筑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
谈到这一点时,郑方的脸上满是笑容。他说,他还记得,有一次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步,满天彩霞,他停下脚步看到许多人和“冰丝带”拍照合影,那一刻他觉得无比自豪。
“作为一个建筑师,有幸设计这些奥运场馆,为这座千千万万人生活和热爱的‘双奥之城’描绘辉煌的画面,创造美好的场景,是我一生的荣耀。”郑方说。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监制:王薇 赵净
记者:黄玉玲
设计:刘启阳
责编:叶壮
推荐
- 向冬奥冲刺|7座奥运场馆设计师郑方:二十年时间服务两届奥运会 筑梦“双奥之城”
- 北京冬奥会发布遗产报告集 7方面产生遗产成果
- 冬奥倒计时丨“奥运五环”亮相长城脚下 建设者体验冰雪运动为冬奥加油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冰丝带”上最快的冰【全景新闻】
- “对中国的敌意是精心策划的!”
- 台男子解除隔离前猝死 家属痛诉救护车88分钟才到:"官僚杀人"
- 这里的草莓 盛果不剩果
- 托养一人 帮扶一家
- 西安:多趟包机陆续送学生返乡
- “米袋子”不空 “菜篮子”常满
- 西安公共交通运力有序恢复
- 外交部:联合国安理会没有讨论所谓“对朝制裁决议草案”的安排
-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治愈1208人 现有病例均为轻型和普通型
- 新京剧“凤还巢”助力安徽戏曲艺术新发展
- 倾“馕”相助 新疆小伙儿跨越3400公里送来抗疫问候
- 河南抗疫系列报道——一个人的教室
- 河南抗疫特写:郑州隔离点组建临时党支部 20多项措施打造“临时的家”
- 斯洛文尼亚总理称将与台互设“代表处”,外交部:强烈反对!
- 外交部:中方已向美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团队部分成员审发签证
- 河南多地开展全民核酸检测 筑牢防疫安全屏障
- 外交部介绍合作打击跨国腐败犯罪,赵立坚提到这部热播专题片
- 外媒关注:中国加强疫情防控迎冬奥
- 台男子解除隔离前猝死 家属痛诉救护车88分钟才到:"官僚杀人"
- 这里的草莓 盛果不剩果
- 托养一人 帮扶一家
-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将布局八大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集体有“活钱” 群众事好办
- 【新春走基层】乐乐和他的“大白妈妈”
- [朝闻天下]新春走基层 中国航母上的追梦人
- 香港警方拘捕两名国泰航空前空乘,林郑月娥表态
- 香港官方力争春节前发放第五轮防疫抗疫资助金
- 开必修课,升国旗......港高校国安教育完成第一学期
- 新春走基层|铁路“探伤者”
- 台男子解除隔离前猝死 家属痛诉救护车88分钟才到:"官僚杀人"
- 美研究: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多数“副作用”并非由疫苗引起
- 明天6时起,天津开展第四次全员核酸检测
- 做好“守护者”“供给站”“先遣队”
- 这里的草莓 盛果不剩果
- 托养一人 帮扶一家
- 北京:核酸检测结果力争6小时内反馈
- 多角度看待患者“差评”医院和医生
- 这里的草莓 盛果不剩果
- 托养一人 帮扶一家
- 台湾高雄酒驾者被罚打扫殡仪馆 称内心震撼极大
- 台当局被曝花钱资助危地马拉对美游说,岛内网友:真是被当成提款机了!
- 发表支持统一言论却遭绿营围攻,台湾资深艺人方芳:我不怕!
- 疫情加剧就业市场不平衡 复苏将呈缓慢且不确定状态
- 保持货币政策宽松力度 多国央行料将按兵不动
- 消费者喜好偏移 欧洲电动车月销量首超柴油车
- 南向资金月内累计净买入已超250亿港元
- 九方面发力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出炉
- 【北京冬奥会】揭秘“冰立方"改造全过程 看场馆利用“中国经验”
- 薛斌已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
- 【北京冬奥会】冬奥会防疫“黑科技”:可检测空气中的新冠病毒
- 一场充斥政治纷争的抗疫——透视美国应对新冠疫情之困
- 美国多州医疗系统承压严重 医护人员“带病返岗”
- 美7日平均日增新冠病例近80万例 长期护理机构病例激增
- 美式民主遭遇内外双重失败
- 外交部:所谓 “中国行动计划”不过是美反华势力对华遏制打压的拙劣工具
- 美中情局被曝涉嫌资助丹麦儿童秘密人体实验 外交部:毫无底线
- 从汤加火山喷发看生态安全问题
- 大爱之城彰显“郑”能量
- 民主党重返执政一周年美国咋样了?外媒:内外交困十分惨淡
- “韩流”持续热的背后是久久为功
- 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观象台)
- 满足细分需求 激发消费潜力(消费视窗·聚焦消费升级新趋势①)
- 加快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市场漫步)
- 美国一警察局对面发生大规模盗窃 30辆汽车遭砸窗
- 新冠疫情肆虐 美国众多邮轮公司取消航线
- 在爬坡过坎中走向春天——“振兴之城”沈阳2022开年观察
- 海外华商直面挑战努力谋发展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病例“1+1”
-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将降至冰点以下,夜间西部北部有弱降雪
- 宁波台商蔡明东: 在“共同富裕”里建设“幸福家园”
- 六大关键词看2022年香港新气象
- 浪漫爱情故事加持,“寿光蔬菜礼盒”成虎年新年货
-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3例 其中安阳29例
- 广东昨日新增本土病例“7+1”
- 数读1月18日全球疫情:全球日增确诊超368万例 累计逾3.3亿例 美国99.5%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 千兆城市,为千行百业赋能
- 冬奥币、冬奥钞又可预约兑换了!
- 五项污水资源化领域国家标准发布
- 北京游刮起“冬奥风”
- 旅欧华侨华人共迎新春佳节(侨界关注)
- 法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46万例再破纪录
-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回应热点问题
- 北京海淀博雅西园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 央行副行长:中国降准空间变小,但仍有一定空间
- 喜获新居:福州就业创业台胞选领首批公租房
- 国台办:强烈谴责民进党当局栽赃陷害有关台胞
- 河南汉魏洛阳故城发现显阳殿宫院及附属建筑
- 中老铁路春运“首秀”:山不再高 路不再远
- 美!一组镜头来看“星辰大海”
- 新时代,这是江苏大海寄给你的蓝色明信片
- 东南网评:乐见更多以善意回报善意的动人故事
- 长白时评:传承“新春走基层”好传统 用“四力”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 搪瓷缸、军大衣……病房变“营房” 只为唤醒他们的记忆
- 立功了!江苏渔民海上打捞出不明物体获重奖
- 长白山天池:风雪边关的暖心哨所
- 2022年,人民法院将有这些“大动作”
X 关闭
政策法规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