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总医院急诊科:挺过最难的时候,现在“能看到大厅地面了”……
“今年冬天,特别是刚过去的2022年12月份,应该是我34年从医生涯当中最艰难的时刻。”1月5日早上9点,记者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看到,候诊大厅里住满了留观的患者,身着蓝色防护服的医务人员在床位缝隙间穿梭着。患者不断地增长,医护人员不断地病倒。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主任柴艳芬说,“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心一直是揪着的,太难了。”
往年冬季,不管是流感还是其他情况,医护人员也会遇到减员的情况,但是从来没有过如此短时间之内大量的医护人员病倒。柴艳芬清楚地记得,从去年12月10日开始,医生开始陆续生病,最后一个人是12月23日生病的,当时急诊科在岗的55名医生全都感染了。“我们的平均返岗时间在2.5天,大家都是主动请缨返岗。有几个人自己觉得症状不是特别的严重,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提起这些给力的“战友”,柴艳芬十分心疼。
【资料图】
“请注意,有患者送往医院。”10点36分,被患者及家属团团围住的鉴诊台一侧传出了机器播报声,10点47分,一部120停在了急诊科门前。“患者血氧100%,心率65,血压165/90,头晕呕吐……”护理巡视专班工作人员李姗今天负责在急诊科门口交接120送来的患者,这已经是她从7点上岗后交接的第13个120送来的患者。和很多医护人员一样,她也还没有痊愈,说起话来嗓音嘶哑。
“我们按照病情将患者分为四级。”柴艳芬说,“根据我们统计,一二级濒危和危重症患者比例平时在20%—30%,但是在这轮高峰期的时候,最低也要占到44.8%,最高的时候占到了60%以上。”
“从12月17日以后,重症患者、老年患者的量就开始上来了,20日以后,急诊始终保持高位运转,每天接诊量都在1000多人。”柴艳芬告诉记者,“120救护车最高峰一天接诊了132辆,一分钟内同时来五六辆救护车也不算稀奇。”
“有患者要抢救……”话音未落,一位医生扒拉开人群,拎起鉴诊台上的抢救箱又匆匆挤进了人群中……人挤人的时候,抢救车是推不动的。为了随时能够在非抢救区域对出现紧急情况的患者进行抢救,急诊科在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放了多个抢救箱。有时候医生还要做徒手的抢救操作,紧急情况下扒拉一个空间,趴在地上插管抢救,这已经成为紧急时刻的常规动作。
当天在急诊候诊大厅留观的患者有60多人,这些人大多吸着氧,输着液。“护士,液没了。”“马上来。”李亚宁是巡诊专班的组员,她随身携带换液的棉签和指夹式血氧仪,对大厅里的患者进行整体巡视,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和医生沟通。
全天两小时巡视一次,如果患者情况不稳定,就要一小时巡视一次。“设备带上的氧气和其他监护情况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患者血氧低,我就把氧气袋给灌上,增加监测频率。”巡视、换液、测血氧、解答问询,从早上7点半上岗开始到临近中午时分,李亚宁始终没有停过脚。
穿过两侧均摆满床位的急诊通道,抢救室里仍旧是人挤人,床挨床。正常安排13张床的抢救室已经加满了床位,连楼道里也临时拉了电源,上了监护仪。“今天还算能有个站的地方,人已经少了一些。”柴艳芬说,现在符合抢救室要求的患者有63张床。配液室从早晨开始,6个人同时配液根本停不下来。
虽然已经临近中午,但抢救室入门处的大夫始终被患者家属团团围住。“我们昨天又拍了个片子,您看看。”84岁的张大爷是29日晚上入院的,家属正焦急地询问着病情。“看片子挺好的,已经控制住了,接着输液,往后就慢慢恢复了。鼓励他多吃,加强营养。”抢救室医生王勇涛无暇抬头,一边盯着屏幕上的片子,一边写着今天的医嘱。从早晨8点坐到座位上,半天下来,除了抢救两个120送来的危重症患者,王勇涛一直忙着给患者复诊、开药。
“假如120需要送患者到其他诊区,看看人力情况,我们能不能帮他们送过去。”在急诊大厅里,柴艳芬随时发现各种可以改进流程,为患者就诊提速的地方。急诊科总住院医师张莹莹正准备按照柴艳芬的安排准备调整人手。“她昨天早上8点开始上了24小时的班,又连一个8小时。”柴艳芬指着张莹莹和记者说道。
“哪里有情况就处理哪里,一楼抢救、三楼输液、内科处理、紧急情况处理、调班调配、收住院、留观、分区协调……”张莹莹虽然看上去年纪轻轻,却娴熟地处理着各种急难问题。“现在患者太多,一个人处理不了这么多事情,所以我们要保证白天有两个总住院医师在岗,其实下午5点也不一定能走得了。”张莹莹说,急诊患者能收的尽量收住院,整个急诊科留观的患者有200多人。前两天大厅里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现在能看到地面了,最高峰期已经过去了,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
在急诊科,最危重的患者被安排住在EICU。“平时12张床现在已经加到了16张,住了15人,总要为临时需要急救的人留一张床吧。”柴艳芬说,“基本上都是有基础疾病合并新冠感染的老年人,8台呼吸机,6台高流量,2个血滤机全都在用着。医生7点半到岗交班,查房,给插管上机的患者做支气管镜。重症患者越来越多,对人员调配和医生的体能都是一个新的考验。”
“把这个收拾一下。”急诊科护士长么颖的眼里都是“活儿”。“急诊科的床位使用率已经超过110%,所有医务工作者都是超负荷的状态。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是维持秩序,前一段时间危重症患者增多,呈现高峰状态,所以我们就协调人力,把一楼大厅就诊秩序维持好,便于巡诊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危重症患者,评判患者的病情。如果出现问题,护士第一时间上前,同时呼叫医生,对危重症患者早发现早救治。”
扛过了接诊的最高峰,急诊医护人员减员的情况在慢慢好转,有医院各科室的支援,最难的时候已经挺过去了。面对如今的重症高峰,急诊先锋队员们仍在坚守着,守护着。
记者手记:
疫情三年,医护人员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他们仍然是抗疫战线的急先锋,医护人员一直坚持着,战斗了三年。在急诊室里,医生被患者团团围住,一个班次下来,他们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甚至去不了一次厕所,平均一人接诊60多位有“质量”的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他们与死神抢时间,步履匆匆。不断猛增的患者,面对从未有过的工作强度,他们硬扛着;医护人员相继倒下,面对从未有过的人手短缺,他们互相帮衬着……对待患者应收尽收,他们一直在努力。嗓音嘶哑、咳嗽未愈、体力不支……没有任何一位医护人员为此叫苦喊累,而是默默承受。因为身上的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始终坚守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为了应对激增的患者,全院坚持“一盘棋,一张床”。总医院医务部门统一管理全院床位,全力以赴收治新冠病毒患者。外科支援内科,手术科室系统压缩专科患者,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全部腾出床位收治内科疾病患者,增加了近千张收治新冠患者的床位。同时,医院将外科系统划分为四个“战区”,每个战区都由有内科系统、呼吸、重症专业能力的知名主任担任专家组成员进行巡诊,保证患者治疗均质化。认真对待每一位就诊患者,让他们尽快摆脱病痛恢复健康;时刻关注每一位重点患者,从死亡线上抢回一条条生命。尽管疲惫不堪,但这些医生仍拼尽全力、绝不放弃,他们无愧于人民赋予的生命重托。
责编:闫宇航
推荐
- 直击总医院急诊科:挺过最难的时候,现在“能看到大厅地面了”……
- 全球报道:事关XBB变异株、中小学开学等,北京最新通报!
- 【世界播资讯】匈牙利专家积极评价中国疫情防控决策
- 乌干达北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15人死亡
- 欧洲中文教育研讨会在线举办_速讯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防止巴以紧张事态进一步升级
- 努力向上生长,是所有生命最灿烂的姿态
- 香港女子掉入投资虚拟货币陷阱,痛失923万元:今日热门
- 快讯!俄国防部:俄方实施停火,乌军继续炮击俄军阵地 今日要闻
- 塔利班官员回应哈里王子自曝曾在阿富汗杀25人:他该被送上国际法庭:焦点讯息
- 英媒:哈里王子新书自曝17岁吸食可卡因,在阿富汗服役期间曾杀25人
- 前沿热点:比亚迪“仰望”正式发布,以前瞻技术开拓百万级新能源市场
- 关于取消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的公告(第4号)|天天亮点
- 决赛圈选手春节前要注意什么 今日观点
- 幼儿园老师历时半年拍摄500张孩子笑脸:他们让我忘掉疲惫
- 快讯:欧晶科技涨停 报于112.42元 热资讯
- 焦点资讯:俄驻美大使:美向乌提供武器助长激进分子的危险行为
- 天天热消息:新时代十年,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 全球即时看!@2023届高校毕业生,这3场招聘会等你来
- 漫评2022年的美国之治理乱象:“乱套了”
- 【英】 罗思义:一些西方人士对中国经济做失实宣传-全球热消息
- 春运回家路,这些便利服务了解一下|全球关注
- 致闽清县人民冬春季节消防安全的一封信
- 环球关注:医学博士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
- 致闽清县人民冬春季节消防安全的一封信:全球新要闻
- 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出2023年首趟铁海联运年货班列
- 侠士出手,说走就走!-天天视讯
- 主要经营指标逆市上扬 成为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新要闻
- 世界速递!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稳投资 2700多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 每日热文:年均气温首超10摄氏度 2022年成为英国“最热一年”
- 提振信心在行动 | 山西:多措并举 全力推进煤炭增产保供 独家焦点
- 中方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的唯一出路-世界时快讯
- 世界聚焦:美国等西方国家称将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 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2.44亿年前“奇异罗平龙”_视讯
- 每日快报!新疆伊犁迎来约400只天鹅过冬
- 法媒:德国和挪威展开氢能合作助德国能源脱碳_即时焦点
- 新华全媒+丨 企业复工复产 生产线热火朝天
- 当前关注:外媒:德国外长就俄罗斯宣布停火表态
- 全球速读:美媒:希拉里下月将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众议院议长“难产” “美国政治混乱的又一个标志”|环球热资讯
- 鼓楼,红了!年味,浓了!
- 世界热文:282个!连江公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联系方式
- 通讯!春节来台江这里“寻宝”!
- 闽清县首次剩余砂石土资源拍卖会竞拍成功
- 满满“烟火气” 多地消费复苏年味渐浓|视焦点讯
- 世界新动态:我国再增一条年运量过亿吨能源通道
- 工业上楼积蓄发展后劲(经济时评)
-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天天热点
- 焦点关注:湖南沅陵积极发展设施渔业
- 世界今日讯!墨西哥大毒枭古兹曼之子被转运至最高安全级别监狱
- 俄媒:五角大楼称暂无迹象表明俄罗斯在白俄罗斯开辟新战线_世界资讯
- 全球资讯:经合组织专家警告:2023年人道主义危机将创纪录
- 新华全媒+|一咳嗽就用药?误用止咳药可能得不偿失!
- 新华全媒+|把药品送到老乡手里——陕西西安农村疫情防控一线见闻
- 当前观点:一出好戏!当非遗遇上国宝
- 法国冬季体育赛事因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缺乏积雪受冲击
- 新华时评 | 白衣执甲,坚忍不拔 信息
- 恢复期实用指南,这十项很重要→-世界今日报
-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钟云”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 每日热文:港媒:截至昨晚逾25万人预约通关,部分口岸个别时段名额已爆满
- 能源保供,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 逾30名克罗地亚学生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 叶轮精加工 创新解难题(工匠绝活)_最新消息
- 最资讯丨风暴袭击美国西海岸 造成至少2人死亡
- 头条焦点:梨园春色阅不尽(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人民币对美元重返6.8,升值空间还有多大?
- 香港保安局率纪律部队进行演练,确保通关初期口岸运作畅顺
- 重庆货物出海更便捷(经济聚焦)|今日报
- 帮扶精准贴心 生活温暖舒心(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下))
- 土耳其称土渔船遭希腊海岸警卫队骚扰 双方开火示警-天天速看料
- 世界即时看!墨西哥一机场因发生袭击事件被关闭
- 法国巴黎小镇为显平等将男名改女名,为期暂定一年
- 每日消息!从2023年开始,日本东京都每月给未成年发放5000日元
- 联合国将解散就乌克兰被俘人员拘留所遭袭事件成立的调查团|环球观焦点
- 争做抓住机会的佼佼者 天天微速讯
- “数”“实”融合,平台企业显身手(网上中国) 世界今日讯
- “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每日关注
- 解码消化疾病防控版图(健康直通车(第108站))
- 新春旅游精彩开启
- 环球短讯!外交部: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数据
-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世界速递
- 环球快播: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900万人次
- 【天天快播报】中东旅游市场热盼中国游客
- 全球连线丨“打卡”温哥华范度森植物园冬季灯展|今日热文
- 乌经济部:乌克兰2022年GDP降幅为30.4% 降幅小于预期_世界今热点
- 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布拉德利战车
- 1月7日我国多地可见头顶月、月当头的天象景观_世界快播
- 世界今日讯!《癸卯年》特种邮票发行
- 普京:俄罗斯对认真对话持开放态度|热推荐
- 外媒:法国检方要求前情报机构负责人接受审判
- 美共和党众议员:特朗普应该劝麦卡锡放弃竞选众议院议长_环球视点
- 1月8日起,从内地及港台入境澳门免核酸证明
- 2022年央行工作盘点 | ①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 滚动:【“一带一路”央企逐梦】走进非洲大地尼日利亚
- 综述:“期待看到旅游消费的又一次飞跃”——新西兰热盼中国游客提振经济复苏前景-世界速看料
- 英国经济处于“结构性空洞”-全球热讯
- 美国会众议院议长仍“难产” 政治僵局持续|全球快看
- 新疆民族乐器制作匠人:保护+传承让琴声更悠扬
- 澳门:1月8日起放宽多项入境、过境防疫措施
- 蹭热词拼招生,岛内高校科系“改名忙”
X 关闭
政策法规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