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夯实丰收之基
◇目前,黑龙江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
◇截至2022年底,黑龙江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845.5万亩,居全国首位
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民驾驶铲车在晒场倾倒玉米(2022 年 10 月 20 日摄) 王建威摄 / 本刊
(相关资料图)
1552.6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3%,连续第13年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黑龙江粮食产量再次交出喜人答卷,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黑龙江作为产粮大省和粮食调出大省,近年来不断强化科技力量对农业的支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通过提高耕作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大国丰收之基。
护好黑土助力粮丰仓满
“减少不必要施肥,先弄清土里缺什么,‘对症下药’。”在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王伟说,2022年10月下旬以来,他们采集了600份土壤样品,为来年春耕时测土配方施肥做准备,“这样施肥更精准,能有效避免施肥过量造成土壤板结”。
在洪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化验室里,土壤样品正被风干、粉碎,农技人员将通过这次对黑土耕地的全面“体检”,摸清耕地质量现状,逐步建立耕地质量数据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龙江省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的56.1%。近年来,黑龙江不断加强黑土地保护,让因过度开发利用而变“瘦”变“薄”的黑土地重新变“肥”变“厚”。
2022年秋收时,《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看到,玉米棒子被大型收割机收入舱内,地上留下一层被粉碎的玉米秸秆,远远望去如同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
“前些年秋收后秸秆都堆在地里直接烧了,现在我们进行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说,保护性耕作既减少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2022年玉米平均亩产比2021年高出一二百斤。
近年来,黑龙江省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成为中国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
侵蚀沟会导致黑土地破碎化和粮食产量下降。入冬前,记者来到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战斗村侵蚀沟治理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我们采用连续式柳编跌水模式,雨水在编织好的柳条上流淌,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拜泉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春山说,柳条在侵蚀沟里生长形成灌木丛,将进一步起到拦截水土的作用。据统计,2021年以来,黑龙江省共治理侵蚀沟1.08万条。
目前,黑龙江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3.46等,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每千克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地块耕层厚度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
良种良法筑牢丰收之基
近年来,黑龙江各地不断改进良种良法,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应用多种技术手段,筑牢农业增产增收之基。
“你看,我身后就是大豆育种基地,这大豆长得多好!”记者视频连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艳华时,镜头里是海南省一处育种基地,大豆植株长势喜人。
李艳华和团队成员如同候鸟一般,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忙碌大半年后,冬季前往4000多公里外的海南,只为在更短的时间内培育出高产豆种。
从事育种工作32年来,李艳华共选育出15个高产大豆品种,推广面积占中国大豆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她所选育的“东升”系列品种,具有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的特点,累计帮助农民增收超过40亿元。
在望奎县莲花镇宽四村,说起2022年的收成,村会计王立军脸上挂着微笑。“2021年最好的地大豆亩产也就350斤,2022年最差的也能达到400斤,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丰收。”
2022年,宽四村利用县里的项目资金,添置了400多万元的大型农机具。王立军说,原来使用的小型播种机,播种间距不均匀,经常漏种,现在用新型播种机很少漏种,发生漏种马上就会报警提醒农机手。
“我种的380亩水稻2022年产量净增12000斤,米质也比2021年好很多。”在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向阳管理区种植户张守虎边算账边说,往年夏天,稻田里有虫害,一旦发现就已形成规模,最后水稻品质不好,影响收益。
2022年,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应用了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利用害虫趋光性将其诱杀,自动将图像传输到虫情监测平台并分析得出数据,技术人员根据数据指导种植户防病,将虫害灭杀在萌发期。2022年稻田管理期间,军川农场有限公司利用这一技术为种植户减少损失190余万元。
目前,黑龙江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87%,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生物育种、智能农机、卫星导航等技术广泛应用,为农业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绿色种植托起新希望
“2022年秋季白天热、夜里凉,有利于水稻灌浆,种出的大米品质、口感也更好。”站在合作社的大米分装车间,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说,他们采取“鲜米现磨”的方式,让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大米。“插秧、除草、收获等一系列过程全部人工处理,避免了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于殿红说。
“五常市是我国优质稻米主产区,水田面积249万余亩,年产优质五常大米14亿斤。”五常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守欣说,2022年五常市投入了900多万元进行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又投入400余万元提升土地地力,让这片土地更绿色。
“我们采用绿色有机方式种植,订单销售,销路不愁。”庆安县孙广水稻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广说,2022年合作社种了6000多亩水稻,种植过程中不用传统农药和化肥,只使用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合作社与当地东禾农业集团签了订单,其中有2000多亩长粒水稻在订单价格基础上还增加了0.35元的分红,平均每亩水稻比没签订单的多卖300多元。
黑龙江省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截至2022年底,黑龙江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6845.5万亩,居全国首位。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黑龙江省“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对大米、大豆、鲜食玉米等农产品进行标识授权管理,企业、合作社等可申请使用“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
“我们将建设黑土优品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授牌产品进行全产业链质量追溯和防伪管理。”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何树国说,他们还将组织系列产销对接活动,如在大型电商平台开设“黑土优品”官方旗舰店等,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黑龙江,迈向全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建 黄腾 孙晓宇
来源:2022-01-06 瞭望 2023年第2期
责编:秦雅楠
推荐
- 瞭望丨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夯实丰收之基
- 闽清海归青年:打造“中国归谷” 助力乡村振兴
- 环球快资讯丨闽清举办2023年新春文化惠民活动启动仪式
- 环球热点!福州两个县(市)区新冠救治亚定点医院正式投用
- 闽清海归青年:打造“中国归谷” 助力乡村振兴|全球通讯
- 环球速讯:制定配套旅游方案,期待提振相关行业,多国准备接待中国旅客
- 环球要闻:中国气象局:2022年夏秋季高温创历史纪录
- 【世界聚看点】湖南省常德市委原常委、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涂碧波接受审查调查
- 秦刚将访问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
- 2023,中国宇航发射首秀成功!长七A送实践二十三号卫星飞天 当前聚焦
- 焦点资讯:恒驰5迎来首次OTA升级
- 智能电视“套娃式充会员”让消费者闹心
- 巴西首都发生示威者冲闯总统府事件,中使馆提醒:世界观焦点
- 基辛格:乌克兰应该“中立” 俄罗斯“有权”担忧|天天热资讯
- 消息!外媒:这一“英国的骄傲”陷入空前危机
- 东北乘务员小姐姐魔性说春运-环球热头条
- 通讯:走进荷兰“硅谷”――艾恩德霍芬智慧港:环球观察
- 汤加火山喷发5分钟内引发闪电逾2.5万次:天天报道
- 世界报道:美媒:前共和党议员称“特朗普不再掌握控制权”
- 美媒:拜登美墨边境之行被批“打卡作秀”|世界新视野
- 每日速递:美媒:法国卢浮宫宣布每日限流3万人 以创造更好体验
- 提振信心在行动丨海南:打造旅游产业多元化 玩出“阳光”“沙滩”新花样!
- 国际锐评丨对疫情毫无招架之力的美国不要以己度人
- 天天观天下!《永远吹冲锋号》第三集《铁规矩硬杠杠》今晚播出
- 热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进入活跃状态 一天喷发上百次
- 【全球时快讯】天地一心守护天宫
- 世界看点:韩国民众收到防灾短信:美国卫星中午坠落 出门要小心!
- 知名女星自曝患病!“挖掉喉咙一块肉”!严重或有猝死风险
- 今日看点:台江公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联系方式
- 台江公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联系方式|每日快报
- 中国驻巴西使馆提醒在巴西侨胞加强安全防范-世界要闻
- 外媒:俄乌完成新一轮换俘行动 各交换50名军人 全球热点评
- 外媒:巴西总统卢拉返回巴西利亚,赴抗议骚乱现场视察
- 新动态:韩游客称赴日游就餐时遭厨师“芥末袭击”,韩网友怒拉低分报复
- 厄瓜多尔部分地区将迎来强降雨 全球速看料
- 世界报道:致鼓楼区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
- 低位放量下跌是什么意思?低位放量下跌是好是坏?
- 新华全媒+|记者直击:养老院如何做好病患救治工作:天天信息
- 环球关注:芦笙节欢乐多(侨乡新貌)
- 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哪些新变化?怎样用中医治疗更有效?——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读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
- 每日速看!国家医保局回应新冠治疗药物医保谈判情况
- 全球速递!外媒:支持者强闯国会后,博索纳罗本人发声谴责,“但否认责任”
- 贷款合同编号是什么?贷款合同银行没给怎么办?
- 焦点报道:实施“乙类乙管”首日,全国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 塞内加尔公交车相撞事故造成40人死亡|天天百事通
- 主播说联播丨“乙类乙管”实施!向热气腾腾的美好生活迈进
- 新版诊疗方案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天天快报
- 美媒讲述投票现场:麦卡锡副手“一度跪在地上”-环球精选
- 2022年中国市场豪华汽车品牌销量汇总 “BBA”依旧强势!:环球热资讯
- 创新扶贫模式 改善民众生活(国际视点)
- 财税金融优先发力稳就业(财经眼)|百事通
- 环球头条:静心探索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科技视点·科技自立自强 青年奋勇担当⑤)
- 博索纳罗支持者强闯国会不止震惊巴西,拜登、马克龙等发声谴责!:世界观天下
- 全球简讯:塞内加尔重大交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总统发声
- 卢甘斯克应急部门:天然气管道爆炸极可能是“蓄意破坏”的结果
- 时讯:博尔顿2024年要参选美国总统!自称将凭外交强硬立场击败特朗普
- 世界速看:哥伦比亚总统突访委内瑞拉,举行约3小时闭门会谈
- 白国防部宣布俄白联盟区域联合部队将举行飞行战术演习
- 每日观点:德国警方逮捕一名涉嫌策划恐怖袭击的嫌疑人
- 简讯:居民消费热情正在回归
- 【全球热闻】浙江掀起“千团万企”“出海”潮(侨界关注)
- 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_环球热点
- 年轻人争相打卡“国潮”消费 当前资讯
- 中国旅游业复苏势头明显(专家解读)_快讯
- 这画面,以前真没见过!|热头条
- 国际锐评丨对疫情毫无招架之力的美国不要以己度人:当前通讯
- 年味渐浓 上海年宵花市场升温-环球热门
- 人气渐旺 消费回暖——来自服务业一线见闻
- 餐饮业复苏回暖,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 多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 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稳步回升 2023年能源经济走势向好_天天滚动
- 天天头条:粤港跨境巴士恢复运行:恢复通关,感觉日子更有盼头
- 每日热门:1月8日起粤港跨境货车运输恢复常态管理
- 当前焦点!澳门与内地1月8日起关闸口岸免核酸通关
- 世界今头条!春运开启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专家提醒:做好准备再出发「科学防疫小贴士」(84)
- 春节返乡人员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工作?返乡后怎样做好个人防护?专家来支招【科学防疫小贴士】(85)
- 旧地图引发荷兰寻宝热
- 美国边境执法人员暴力逮捕移民_实时
- China Focus: Spring Festival travel rush begins amid COVID-19 response shift
- GLOBALink | China's anti-COVID experience "important lesson" for world -- Swiss health expert
- What is China doing to ensure a smooth COVID-19 policy shift?
- New COVID protocol science-based response to current epidemic situation: China Daily editorial
- 今亮点!俄罗斯一架客机起飞时冲出跑道
- 美国“超级百万”彩票头奖奖金累积至约11亿美元-全球热资讯
- 记者实地探访富士康郑州科技园
- 假如春运是支舞-今日看点
- 单位组织民警拍照,闪光灯一亮他们齐刷刷背过了身……-天天要闻
- 美国男子持假枪进餐馆抢劫 被顾客连开数枪当场死亡
- 美国给澳大利亚造核潜艇?德媒:恐怕没戏_每日看点
- 【天天聚看点】土耳其一酒店天花板坍塌 已致30多人受伤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回升 预计短期内增幅将达20%
- 美媒:欺负穷人?调查显示美国国税局税务审计多针对低收入者
- 天天微速讯:瑞士苏黎世立法:禁止投喂鸽子
- 金观平:激发重点群体创业活力
- 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09.8万吨 环比增长6.6%
- 强军新时代,闪耀孔雀蓝!|焦点日报
- 俄媒:美韩签署协议联合研发先进民用飞机_当前聚焦
- 日本新潟县一公寓发生火灾 致2人死亡
- 李家超:“通关”首日运作顺畅,目标是短期内有序达至全面“通关”
- 全球资讯:英军前高官:哈里自曝在阿富汗杀25人“非常愚蠢”,可能招来报复
X 关闭
政策法规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