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经济  > 正文

【记者观察】两地通关给香港旅游打下强心针,香港准备好了吗?

日期:2023-01-10 14:00:45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本月8日,内地与香港多个口岸开始分阶段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这是时隔近3年后,内地与香港通关有序复常迈出的第一步。通关被香港各界视为一份“新年大礼”,而在所有为此欢呼雀跃的人中,旅游从业者无疑是最激动的群体。

1月8日起正式实施对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港珠澳大桥口岸香港方向迎来入境客流高峰,张子恒/摄,图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前11个月,内地访港旅客合计30.8万人次;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是495万。16倍的差距让香港的旅行社、大巴公司、商场、药店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没有内地旅客到来的日子里,裁员、降薪、关店甚至倒闭几乎每天都发生。不仅如此,在其他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前,2019年下半年的“修例风波”就已经让香港的旅游业承受了巨大压力。

通关让香港旅游业看到希望。《环球时报》记者在香港采访期间,旅游业界人士均对内地游客的重新到来充满期待,并正摩拳擦掌、加速准备。香港旅游业议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业界对通关期待已久,有关的利好消息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强心针,让业界见到真正的复苏曙光。”

1月8日起,深港两地的旅客有序恢复正常通关。当日早6:30,深圳福田口岸开关,大量旅客从香港入境。一些旅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隔三年回到内地格外激动,能在春节前与家人团聚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我已经3年没有说普通话了”

2022年6月19日,曾是香港著名旅游地标、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之称的珍宝海鲜舫在中国南海沉没。这座在香港开业近半个世纪、被拍摄进《食神》《无间道2》等电影中的食府也没能敌过疫情,在2020年3月后再未恢复灯火通明的景象,亏损额据报道超过1亿港元。在没有企业愿意接手的情况下,珍宝海鲜舫被拖离香港,千米深的海底成为它的最终归宿。

珍宝海鲜舫的遭遇让香港的一些旅游业者颇为感慨,因为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他们也在努力避免“沉没”。过去3年中,香港旅游业者的数量也出现了显著下降。

能够坚持到通关的旅游企业和从业者也经历了无比艰难的时期。顾女士是港中旅在红磡一家门店的员工,她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受疫情影响,她所在的门店3年来的内地旅游业务几乎降为0,机票、景点门票等票务业务也大幅减少,“原来真的很忙的,以前我不会这样和你聊,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后面会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咨询。”

“我已经3年没讲普通话了。”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9日见到《环球时报》记者后说道。“2019年夏天‘修例风波’发生后,内地旅客来港旅游就已经停滞了”,崔定邦说,“这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很难有公司能承受这么长的业务停滞。”

特区立法会议员(批发及零售界)邵家辉9日告诉《环球时报》,2018年,全港的零售业2/3依靠本地市民消费,1/3是境外旅客消费。在这1/3中,内地旅客的消费占到八成。而过去3年中,内地旅客的数量几乎为零,零售业面临很多困难,很多公司为了经营下去,不得不裁员或关闭分店。

旅游业面临的困难在接受特区政府资助的时候也得到侧面反映。以特区政府2022年2月宣布的第七轮资助计划为例,共有约1530间旅行代理商、约17570名旅行代理商职员、导游或领队、约3310名旅游服务巴士司机,以及已提交申请并经审核符合资格的酒店获得了共计2.64亿港元的现金补贴。

这场世纪疫情对香港旅游业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在尖沙咀、旺角等此前游客常到的地方,《环球时报》记者没有看到往日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海港城曾经是内地游客赴港的购物胜地,门前等红灯的人群一度要被挤到马路上,如今一排都站不满。位于维多利亚湾天星码头的富豪雪糕车是香港的一大特色,游客们往往会排队购买雪糕。9日,《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这辆雪糕车前无人问津,车身也显得有些破旧。

尖沙咀天星码头附近,多家店铺关张。夏彩云摄

尖沙咀天星广场的富豪雪糕车,鲜有人光顾。夏彩云摄

尖沙咀的加连威老道曾聚集多家药房,这里的龙城大药房一度是内地旅客的“必去购物点”,不仅售卖药品,也销售保健品、化妆品。但附近商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暴发以来,加连威老道的药房接连关闭,往日的热闹不再。《环球时报》记者9日也看到,加连威老道尚在营业的药房生意一般,一些药房无人光顾,偶有顾客也只是买一些常用药品。一家药房的玻璃外墙上摆满药品,但每一盒下面都贴着“买一送一”的标签。

在旺角,一家药店老板见《环球时报》记者是内地人,忍不住诉起了苦:不久前,她丢弃了几百罐奶粉,它们曾经受到内地旅客的青睐,但3年过去,这些奶粉已经过期了。

口岸载有旅客的列车驶出隧道,香港旅游也看到光明

“过期奶粉”即将成为过去式,香港的商店正在加紧备货。“我们得知中央批准1月8日两地逐步通关时非常高兴”,邵家辉说,从上周开始,他认识的一些零售企业已经在加大力度聘用人手,同时准备更多货物,以待内地旅客赴港。

《环球时报》记者9日从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了解到,自1月8日凌晨起,赴港签注已开放网上预约。现在以探亲、商务、旅游为目的的赴港签注已均可正常办理。

期盼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通关对于香港旅游业者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从落马洲口岸开往九龙的港铁会经过一段长长的隧道,当载有旅客的列车8日从黑暗中驶出时,香港的旅游也看到了光明。

“其他地方的旅客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地旅客”,崔定邦说,这次通关令整个业界都很开心,他已经计划下周前往深圳与同事开会研究方案。

尽管阔别已久,但香港仍是内地旅客心目中的首选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国家卫健委去年12月26日宣布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某在线旅游平台上香港旅游相关搜索量瞬时上涨379%,内地往返香港的机票搜索量瞬时上涨287%,香港酒店搜索量上涨163%。另一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则显示,12月27日至1月7日,内地飞往香港机票的预订量环比同期(11月26日-12月7日)增长3.8倍。

业界预测旅游数据春节后逐步恢复,香港准备好了吗?

不过,通关并不意味着香港旅游业面临的所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均强调,内地旅客重返香港需要时间。邵家辉说,业内依然在关注通关后的情况,这取决于两地后续对配额的调整,也要考虑香港本地医疗体系的能力。

根据特区入境处发布的数据,8日通关首日,前往香港的内地旅客约5000人次,与每日约6万的配额仍有较大差距。特区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柏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内地旅客赴港旅游不太会出现一个“V”字反弹,目前春节期间酒店预订等数据并未出现明显提升,可能要在春节后才会逐步恢复。

与此同时,旅游业界尚未完成“香港准备好了吗?”的回答,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从业者的流失。崔定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多从业者已经找到新的工作养家糊口,并且待遇并不差。近期,香港旅游业组织联盟向特区政府提出建议,为配合业界复苏,希望政府制定政策挽留人才,包括发放复工奖励或津贴、设立导游服务费,令收入受到保障。

除此之外,重新吸引内地旅客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姚柏良表示,未来香港旅游要转向追求质量。“自由行开放后的十几年,旅游业被宠坏了,不需要去做什么创新”,姚柏良说,但现在必须要改变,要依靠会议展览、文化体育盛事吸引游客,同时做好深度游路线。

姚柏良说,过去内地旅客到香港就是购物,到传统的几个景点打卡,但香港旅游远远不止于此。香港有很多有本地特色或历史故事的旅游资源,过去3年大家也在挖掘这些资源,例如绿色旅游,香港的郊野公园、西贡的世界地质公园都很值得一去。崔定邦则提到,香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西九龙文化区也将吸引内地游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博物馆都是疫情期间建成开放的。

邵家辉建议称,香港需要首先向内地旅客讲清楚:2019年的情况已经完全转变,香港欢迎内地同胞的到来。此外,香港还需要下大力气开展宣传活动,吸引内地以及全球的旅客来港。

“香港准备好了吗?这个问题相当于一个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如果有3年没有打比赛,是需要时间去恢复的。但只要大家还是喜欢足球赛,相信球员恢复的时间就会很快。”香港经济学家梁海明说。(赴香港特派记者组)

责编:刘素素

标签: 记者观察两地通关给香港旅游打下强心针 香港准备好了

推荐